如果简体有乱码,请在这里看繁体版(BIG5)

台湾人不要第二次受骗

曹长青

今天,台湾的现状很令人担忧,马政府全面倾中,明显走向「终极统一」。这就像一场足球赛,马团队不断向前场「运球」,等运到最佳位置,就会临门一脚,踢进「统一」大门。如果台湾人现在不强力阻止的话,等到「球」被运到大门口时,再目瞪口呆就来不及了。

在中国经济发展、国际地位提升之际,马政府以两岸合作的所谓利益,诱惑台湾人接受中国。而绿营也有人急著跑去中国朝拜,还有政治人物说,台湾和中国是朋友。一个用千枚导弹瞄准台湾的国家,居然被看成是「朋友」,这反映很多台湾菁英仍对专制中国的本质认识不清。

菁英热诚换来的是屠杀

这种认识不清,当年已给台湾带来巨大灾难。前车之鉴,实应引以为戒∶1945年,当二战结束日本投降之际,台湾本来有一个难得的独立或自治的机会,当时在台湾的日本行政机构停止运作,国民党军队还没来台,这中间有50天的政治真空期。在这长达一个半月的时间内,台湾人本可建立自治政府,或宣布独立,因为他们完全有治理能力,当时自发成立的乡绅委员会等,把台湾管理得秩序井然,没有任何大的骚乱或动荡。

据李筱峰先生的《解读二二八》一书,当时很多台湾菁英完全被中国情怀所迷惑,不仅没有致力独立,反而成立了「欢迎国民政府筹备会」,发公告说「台湾光复,举岛欢腾」。曾参加台湾首次双十国庆的台南文学家吴新荣医生甚至说,「在这瞬间我们感激之至,不觉流泪,不期在此一生,台湾竟能光复,我们能做一个中国人了。」正是在这种心情下,当国民党军队来台时,台湾作家吴浊流描述,「欢迎情形真是不得了,军队所经过的路两旁,砌成了人墙。」

然而台湾人,尤其是知识菁英的满腔热诚,换来的是一场二二八屠杀。很多台籍知识分子,包括医生、教授、律师、编辑、画家、牧师等等,均被杀害,连「欢迎国民政府筹备会」中的台湾菁英,也不能幸免。

为身上华人血统感到可耻

前总统府资政彭明敏在回忆录《自由的滋味》中写道,他父亲是高雄的「欢迎国民政府委员会」主席,还曾当选高雄参议会的议长,结果也被抓去关押。国民党警总参谋长柯远芬甚至说,「宁可枉杀九十九个,只要杀死一个真正的就可以。」於是国民党军队用机枪对正在开会的高雄市议会扫射,无数台湾菁英瞬间遇难。曾到码头代表台湾人欢迎过国民党军队的彭明敏的父亲,虽然後来终於保住一条命,但他回家之後,两天不吃饭,从此理想完全破灭,对政治、对中国人彻底绝望。彭明敏先生写道,他父亲「甚至为身上的华人血统感到可耻,希望子孙与外国人通婚,直到後代再也不能宣称自己是华人。」

台南人最有政治热情

当时的台湾,不仅有过50天的「政治真空期」,台湾人更表现出空前的政治参与热情和能力。1946年首次选区乡镇市民代表,复审通过者就达近三万七千人;30名省参议员名额,有近1200人参选(台南人最有政治热情,名额才四名,参选者480多人)。当时台湾在教育、农业、工业、法治等诸方面,都超过中国,人均电量比中国高出50倍,工业化程度相当高,其法治和文明程度,甚至达到夜不闭户。

万事俱备,但正如日本知名国际法专家、前联合国「国际法院」法官小田滋在《主权独立国家的「台湾」》一书中所说,当时建立一个「独立的台湾国」并非不可能,但台湾没有在国际上做此主张的卓越政治家。被日本殖民统治的「中国情怀」,使很多台湾菁英发生「身份认同」的困惑,结果不仅使台湾丧失了一个重要的独立或自治的历史机会,更给那些菁英和无数的普通台湾人带来杀身之祸。《纽约时报》当时报导说,二二八事件,「有二千二百台湾人在街上被枪杀或处决」。该报後来说,据当时在台的「外国人估计,被杀的台湾人达一万人。」

认同困惑将带来灾难

今天,台湾又到了一个历史时刻,国民党要联共制台,争相去中国朝拜。马英九们要这麽做,不足为奇,因为他们就是那个二二八屠杀台湾菁英的国民党继承人。马政府甚至要把已经改成「自由广场」的纪念馆改回「中正纪念堂」。这种明目张胆地歌颂二二八的「直接责任者」、独裁者蒋介石的做法,再清晰不过地证明他们完全是当年那个国民党的传人。如果绿营主要领导人,既不认为今天的共产党就是当年天安门屠杀的共产党,也不认为今天的国民党是当年二二八屠杀台湾人的国民党继承人,更不清楚去中国朝拜的实质危害,那台湾就真的岌岌可危了。六十年前台湾菁英的认同困惑,导致台湾失去历史机会,现在还有再糊涂一次的资本吗?

——原载《自由时报》2009年7月5日“星期专论”

2009-07-06

http://www.caochangqing.com (转载请指明出处)


Follow caochangqing on Twitter

© Caochangq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