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东吴大学在台湾是知名学府,但在国际上,即使海外华人中,都可能没多少人知晓。我对东吴大学这个名字的熟悉,是通过台湾的电视政论节目,因为好几位相当优秀的评论者都来自东吴大学,像徐永明、林建隆、罗致政、谢志伟等。
今天台湾的电视节目基本都走市场路线,这些教授所以常被邀请,主要因为他们口才好,有深入分析和临场反应能力等,受到观众欢迎,给电视台带来收视率。
一个大学有多位教授能经常上全国性电视政论节目,等於给东吴大学打免费广告,不仅增加其全国知名度,还能帮助名扬海外(很多节目被海外网络转载,甚至上了YouTube)。
这样的事如发生在美国,校长会表扬这些教授「为校争光」,甚至提高薪水以示鼓励。例如,我曾在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东亚所和夏威夷「东西方中心」作过访问学者,东亚所所长黎安友教授是知名的台海问题专家,他一年能上一、两次全国电视,都属罕见了,校方和师生都引以为荣。东西方中心当时的主任奥森伯格也是知名的中国通,他不仅鼓励大家上电视节目,并作为考核成绩之一,因这可使「东西方中心」扬名。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大学也是一种文化产品,也有品牌竞争;哪所大学有「名」,才能获得更好的学生、更多的捐款、更高的地位。这在美国等西方国家,都是常识。
但在台湾,东吴校长刘兆玄却反其道而行之,要限制教授上节目,简直愚蛮至极。这四位教授明显立场亲绿,而这位校长已被蓝营内定行政院长。在这样的敏感时刻,刘兆玄连「嫌」都不「避」,似乎就是要通过这种公开压制亲绿教授上电视的机会,给「批马者」一个下马威,给马英九一个「见马礼」。真如网民所说「马上,就封嘴」。
东吴大学所谓只是限制上电视次数,而非内容,完全说不通。因为没有上电视这种形式,哪还有了内容可言?在民主国家,任何崇尚言论自由的大学,都不会限制教授课余的活动。东吴校方强调说,有教授一百四十多天有超过百天上了晚间电视节目。如果这就成为限制次数的理由,那麽如果有教授一百个晚上都是写政论文章、写小说,甚至都是看王建民打球,是不是东吴大学也要求事先「呈报」?如果教授们全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晚上都去钓鱼、都在看电视(不是上电视),大学是不是也要管?大学要管教授校外时间怎麽使用和活动方式,就等於是要实行奥威尔《一九八四》中「老大哥」式的监控,这是对自由价值的挑战!台湾所有教授都应该谴责东吴校方的企图,因为刘兆玄们做法,是损害所有大学教师的独立地位和人格尊严,也损害台湾学界在国际上的自由形象!
——原载台北《自由时报》2008年5月5日「曹长青专栏」
2008-05-05
http://www.caochangqing.com (转载请指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