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教皇本笃十六世抵达美国访问一个星期,成为美国媒体的焦点新闻,因为美国有近七千万天主教徒,是全球天主教徒第三多的国家(第一是巴西,第二是墨西哥)。而现任美国总统布什,又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可想而知,美国上下对教皇的热烈欢迎。
这是本笃十六世当选教皇三年以来,第一次访问美国,布什总统和夫人罗拉亲自到安德鲁空军基地迎接,给予这位新罗马教皇空前的礼遇,因为过去从无外国元首飞机降落在美国安德鲁空军基地,更没有在这个基地获得美国总统亲自接机的待遇。
罗马教皇抵达美国的第二天,布什总统在白宫草坪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来宾多达九千人,成为美国有史以来在白宫草坪前举办的最大规模活动。由於这一天恰好就是本笃十六世的81岁生日,很多来宾情不自禁地高呼「生日快乐」!
教皇在首都华盛顿主持了四万八千人参加的弥撒,然後在纽约的洋基棒球场举行更大规模的弥撒。最重要的活动,是罗马教皇在联合国的首次公开演说。美国总统布什说,在世界上有些人竟以上帝的名义为恐怖、谋杀和仇恨行为作辩解,在恐怖主义和仇恨蔓延的时期,美国人特别需要教皇关於上帝是爱的教导。布什总统的这番话,显然是指极端伊斯兰份子,他们打著上帝真主阿拉的旗号,公开进行屠杀平民的恐怖主义活动。
对於这位新教皇,前里根总统演说稿撰写人、现《华尔街日报》专栏作家帕蒂.努南(Peggy Noonan)几天前在《华尔街日报》发表题为「美好来临」(Something Beautiful Has Begun)的文章中说,本笃十六世首次访美,就是美好的开始。努南曾写过罗马教皇保罗二世的传记,不久前,还在梵蒂冈被本笃十六世接见,可谓撰写宗教问题的专家,她比较说,「保罗二世,让人落泪;本笃十六世,让人思考」。她解释说,「落泪让人很为愉悦的,但在那个瞬间,可能更为重要的是思考。」努南引述梵蒂冈记者的话说:保罗二世是电视时代的完美教皇,体现「人的形象」——阴云密布、狂风大作,教袍被风抽打,但保罗二世紧握教杖、毅然挺立的形象,那些带著耶稣十字架徽章的随从者,似乎有意给基督徒一个到底应该怎样活著的图画;而本笃十六世则是网络时代的完美教皇,体现「人的思考」。你从网络下载他说的话,印出来,思索它。
但在思索本笃十六世的天主教徒中,不是所有人都同意他的「思考」。公开承认自己是同性恋的美国评论家、前《新共和》编辑苏利文(Andrew Sullivan)认为本笃十六世像那个「大主教」(陀斯妥也夫斯基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中那个审问耶稣的Grand Inquisitor),并认为本笃十六世当选教皇是梵蒂冈内激进派的决定结果,它意味著天主教将开始一场内战,因为原已很小的异议声音空间,现已完全窒息;它意味著对个人政治自由的攻击已经开始。
也是天主教徒的《纽约时报》女专栏作家多德(Maureen Dowd)更以她一向的尖牙利齿口气说:本笃十六世「是绝对顽固的保守派,他曾主管的教廷宣传部,曾被称为「审问部」,而他本人则曾属於纳粹的青年军。
不仅教皇的「思考」受到部份左派精英的质疑,当今的美国,下载并思索教皇说什麽的信徒,数量也不断下降。今年四月美国杂志NewMax的封面故事就是来访的本笃十六世,根据该文的数据,1965年,美国有五万八千个神父,2002年降至四万五千,其中16%还是来自美国之外的国家;修女则从当年的18万人,降至7万5千,而且平均年龄已68岁;天主教中学,从当年的1556所现降至786所。每周参加弥撒的天主教徒,当年占74%,现降至25%。
虽然美国是天主教徒人数第三多的国家,超过人口的四分之一,但迄今美国天主教并没有超级教堂(mega-church),而新教徒的大教堂能容纳5万人。美国的天主教徒人数没有像欧洲那样迅速下降,和有大量天主教徒的拉丁美洲不断有移民进入美国有相当的关系,现在西裔已占美国人口的14%以上,早已超过黑人,成为美国除白人外最大的族群。在西裔中,68%信奉天主教,由此在某种程度上平衡了美国天主教徒的下降比例。西裔的天主教徒在政治上倾向自由派的民主党,在文化上则倾向保守派的共和党,注册民主党与共和党的比例是三比一。
除了天主教徒人数下降之外,近年不断发生的天主教神父恋童性丑闻,更严重损害了教会的形象。本笃十六世前往美国途中被记者问道这个问题时,痛心地说,此事令他「深感羞耻」,并强调「教会绝对要将恋童癖者排除在圣职之外。」
罗马教皇选择现在访问美国,还被视为打破「惯例」。因以往在美国总统大选年,教皇一般都回避,以免造成倾向哪个党派的印象。但这次教皇在美国政治敏感时刻到访,不排除对美国大选结果的担心。因为在欧洲,基督徒数量大幅下降,穆斯林移民则迅速增加,法国的穆斯林已达600万,占人口近10%。按目前法国穆斯林的生育率,25年之後,法国的多数人口将是穆斯林。很显然,如果美国这个世界唯一超强再继续世俗化,基督教在全球的影响力势必更受影响。现在只有非洲的天主教蓬勃发展,25年前有五千五百万,现增至一亿四千四百万,占非洲大陆人口的17%。
另外就是在亚洲的发展,尤其是在中国,据美国记者艾克曼的那本《耶稣在中国》的专著,中国已有一千二百万天主教徒,再加上六千多万新教徒,基督徒数量已超过了共产党员的人数。
有评论家说,罗马教皇其实最想去的国家,是有十三亿人的中国,因为它未来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基督徒国家,并可能取代印度,成为全球最大的民主国家。
因此教皇在美国演讲时,还特意提到美国的《独立宣言》和首位总统华盛顿,他说,「我有信心,面临我们时代日益复杂的政治和种族问题,美国人民会从他们的宗教信仰中发现一个远见卓识的宝贵来源,它将激励人们追求更加理性、责任和体面的对话,以期建设更加人道和自由的社会。」
建立一个更加人道和自由的社会,是教皇本笃向美国,更是向中国等全球所有地方发出的呼吁和希望,更是一种确信。
——原载自由亚洲电台(评论);2008年4月19日
2008-04-24
http://www.caochangqing.com (转载请指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