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後,全球华人忙著过年,而美国人则忙著投票,因为多达三十个州进行两党总统候选人的初选。由於主要参选人都没拿到绝对多数选票,选举进入相当微妙和复杂的局面。
美国的总统大选要在今年十一月初才举行,但现在的气氛,好像正式票选已开始,主要因为美国实行的是典型的总统制,它和英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加拿大、澳州等实行的内阁制相比,至少有两个明显优势∶
一是总统「直接」产生。实行内阁制的国家,等於是选「政党」,哪个党拿到国会多数席位,就由这个党内部选举或协商产生总理或首相,像德国的梅克尔,英国的布朗,加拿大的哈帕,以及澳大利亚的新总理等等,都是内阁制下、通过自己党内产生的国家元首。在内阁制下,选民不是完全清楚、确定到底谁要选总统,而最後组阁的政党决定出「元首」,选民不管是否喜欢,更无选择的馀地。
而美国的总统,则是全民一人一票「直接」选择产生。选民事先就非常清楚哪些人在竞选总统,通过直接投票,自己决定出国家元首。
二是总统需「两次」投票产生。因为要先在本党内选一次总统。而党内的初选方式,和最後的总统大选一样,参选人都要一个州一个州的竞选,然後在这些州由注册为本党的选民投票。在美国的五十个州中,哪个候选人赢得最多州,或拿到自己党内选民最多的选票,最後才会被提名为本党的「总统候选人」,然後和对方政党以同样方式产生的总统候选人「对决」。
美国这种总统要经过「两次」选举的方式和制度,最大的好处,就是选民可以更充分地了解参选人的情况,而参选人也有更多机会,阐述自己的政见,因为党内初选就有多次公开电视辩论等,使选民有更多的视角,直接了解这些总统参选人,哪个更适合当总统。同时,这种党内初选,也把不适合的参选人提前淘汰出局,最後形成两大党的两个总统候选人对决,等於二选一,因此清楚、简单、明了,选民也比较容易做出选择。
美国两党原有近二十人角逐总统,现只剩下四位,而且结果都相当出乎先前专家们的预测。首先,共和党原来最被看好的前纽约市长朱利安尼在前几个州失败後声势急剧下滑,於是退选;结果被评论家一致认为不真正代表保守派的老牌参议员麦凯恩占绝对优势。而在民主党方面,原来势不可挡的希拉莉,竟然有输给新手黑人议员奥巴马的可能。它说明选举有时会十分无常。
但无论如何,美国的民主制度相当成熟,再怎麽有意外,都还没出现过重大而无法解决的宪政危机;这和「直接」选择和「两次」投票的机制有直接的关系。
——原载台北《自由时报》2008年月18日「曹长青专栏」
2008-02-19
http://www.caochangqing.com (转载请指明出处) |